关于十月的古诗词
-
《十月》- 陈与义:
- 原文:十月天公作诗悲,负霜鸿雁不停飞。莽连万里云一去,红尽千林秋径归。病夫搜句了节序,小斋焚香无是非。睡过三冬莫开户,北风不贷芰荷衣。
- 赏析:这首诗描绘了十月凄凉的景象,如鸿雁负霜南飞、云朵消散、红叶落尽等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身患疾病却仍追求诗歌艺术,以及对外界的拒绝和自我保护的态度。
-
《步出夏门行・冬十月》- 曹操:
- 原文:孟冬十月,北风徘徊,天气肃清,繁霜霏霏。
- 赏析:诗中描绘了十月初冬的景象,北风呼啸,天气清冷,寒霜满天,简洁地勾勒出冬季的肃杀氛围。
-
《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》- 杜甫:
- 原文:赤羽千夫膳,黄河十月冰。
- 赏析:此句通过 “黄河十月冰” 这一景象,展现了十月黄河寒冷结冰的特点,从侧面烘托出一种肃杀、冷峻的氛围。
-
《和杜录事题红叶》- 白居易:
- 原文:寒山十月旦,霜叶一时新。
- 赏析:描绘了十月初寒山之上,经霜的红叶焕然一新的景象,给人一种鲜明的视觉感受,展现了十月秋景的独特魅力。
-
《韦处士郊居》- 雍陶:
- 原文:满庭诗境飘红叶,绕砌琴声滴暗泉。门外晚晴秋色老,万条寒玉一溪烟。
- 赏析:诗中描绘了十月郊居的景色,红叶飘落满庭,暗泉如琴声低吟,门外秋色已深,万条绿竹绕溪,营造出一种清幽、高雅的意境。
-
《十月奉教作》- 李峤:
- 原文:白藏初送节,玄律始迎冬。林枯黄叶尽,水耗绿池空。霜待临庭月,寒随入牖风。别有欢娱地,歌舞应丝桐。
- 赏析:这首诗描绘了十月时节,秋季向冬季过渡的景象。树林中的黄叶落尽,池塘里的水也逐渐干涸,霜露随着月光降临,寒气顺着窗户侵入,同时也提到了在这季节里还有歌舞作乐的欢娱之地。
-
《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》- 苏轼:
- 原文:中秋天气未应殊,不用红纱照座隅。山下白云横匹素,水中明月卧浮图。未成短棹还三峡,已约轻舟泛五湖。为问登临好风景,明年还忆使君无。
- 赏析:诗中描写了十月十五日观月的情景,虽然已过中秋,但天气似乎没有太大变化。山下白云如白色的匹练,水中明月倒映,宛如浮图。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打算,以及对此次登临美景的喜爱和对明年是否还能记得此地的感慨。
-
《十月》- 姜特立:
- 原文:十月气候变,园林霜叶黄。余粮栖下亩,宿霭罩寒塘。
- 赏析:该诗简洁地描绘了十月气候转变,园林中霜叶变黄的景象,同时提到了田地里剩余的粮食和寒塘上笼罩的雾气,展现出十月特有的田园秋景。
-
《十月十四夜》- 白玉蟾:
- 原文:十月十四夜,灯寒焰寸长。披衣临曲水,把笔向清霜。月透诗情冷,风吹醉面凉。故人知得否,空断早梅肠。
- 赏析:此诗描写了十月十四日夜的情景,灯光寒冷火焰短小,诗人披衣来到曲水边,面对清霜提笔作诗。月光透着清冷的诗意,风吹在醉脸上感到凉爽,最后诗人还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。
-
《十月》- 倪瓒:
- 原文:十月江南未陨霜,青枫欲赤碧梧黄。停桡坐对西山晚,新雁题书已著行。
- 赏析:诗中描绘了十月江南的景色,此时还未降霜,青枫即将变红,碧梧已经变黄。诗人停船靠岸,面对西山的晚景,看到新雁排成行,似乎在书写书信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。
-
《十月初寒围炉小饮》- 赵完璧:
- 原文:一壶春酒对红炉,十月初寒慰老夫。云影满窗松影乱,雪花点地柳花铺。弄孙清夜歌唐句,教子彤庭效禹谟。一枕游仙欢赏后,楼台深处拟蓬壶。
- 赏析:这首诗描绘了十月初寒时,诗人围炉小饮的情景。对着红炉喝着春酒,窗外云影满窗、松影凌乱,雪花飘落如同柳花铺地。诗人在清夜中与孙儿一起吟诵唐诗,教导儿子在朝廷上效力,最后还表达了自己在欢赏后进入梦乡,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的情景。
-
《十月一日》- 曾几:
- 原文:屋角羲娥转两轮,今朝水帝又司辰。山家尝稻知良月,野径寻梅见小春。一岁坐看除得尽,百年正与死为邻。谁能思许无穷事,闭合开炉但饮醇。
- 赏析:诗中以 “屋角羲娥转两轮” 开篇,感慨时光流转,十月一日水帝又掌管时辰。山民品尝新稻知道这是美好的月份,在野径寻梅能看到小阳春的景象。诗人还发出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,最后表示谁能去思考那些无穷无尽的事情呢,不如关闭门窗,生起炉火,饮酒作乐。
-
《诗经・豳风・七月》:
- 原文: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
- 赏析:通过描写蟋蟀在不同月份的位置变化,生动地展现了季节的更替,十月时蟋蟀已经进入床下,说明天气渐冷,寒冬将至。
-
《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・时自阳山徙掾江陵》- 韩愈:
- 原文:十月阴气盛,北风无时休。苍茫洞庭岸,与子维双舟。
- 赏析:描绘了十月洞庭湖地区阴气旺盛,北风呼啸不停的景象,苍茫的洞庭岸边,诗人与友人张十一署同泊双舟,烘托出一种萧瑟、孤寂的氛围。关于十月的古诗词
阅读剩余
THE END